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EACS 發佈 2015 年 HIV 感染治療指引 (EACS Guideline for Treatment of HIV-Infected adults in EU)

阿嬤說:「你哪係繼續拖稿下去,天公伯馬美蕩原諒你~ 」
阿公說:「你 1/16 哪係謀企投票,天公伯馬美蕩原諒你~」

天公伯:「那個... 我有點忙...」

----

誌謝:感謝感染科帥氣松哥的推薦,讓我接觸到這個實用 guideline。

European AIDS Clinical Society (EACS) 在今年 10 月發佈了新版的治療指引 (又拖稿了...) [1]。

相較起美國的學會治療指引總是漏漏長一大串,歐洲的治療指引往往比較實用簡潔。這次 EACS 不僅遵循古法發佈了電子版 PDF 全文,也很潮的在行動裝置平台發佈了專屬 app,相當令人激賞。

看看他們在 Apple iOS 上呈現的精美畫面~
簡潔扼要的整理出各種情境需要注意的 ART (anti-retroviral therapy) 要訣。

 
  

例如說在懷孕期間的 HIV 婦女,ART 該怎麼選擇。
        
也提到了最讓人頭痛的 TB / HIV confection 時,建議的治療組合 (regimen),以及最讓人惱怒的劑量調整。
  • 表格中提到,當 rifampicin 與 raltegravir (isentress; RAL) 併用時,RAL 的劑量可使用 400 mg or 800 mg BID,這個目前有文獻指出,就算 RAL 不調升到 800 mg BID,僅使用 400 mg BID 的標準劑量也依然能維持足夠的治療效果(跟 efavirenz 一樣)[2]。 
     
另一方面,AIDS 患身除了本身體況變化之外,共服用藥或疾病也常導致患者肝腎功能異常。此時,除了 micromedex app 之外,EACS 整理的友善表格也提供我們快速檢索的快捷功能。
       
     
  
同樣的,我們知道 ART 常會伴隨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副作用 (翻桌),EACS 從藥理分類乃至藥物比較的表格,能讓我們快一點釐清哪個藥物是嫌疑最大的兇手。



這份 guideline 涵蓋的內容非常詳盡,包括 ART 與各大類藥物的交互作用、HIV 患者同時患有慢性病時的藥物治療建議、HIV 共併感染的治療,以及伺機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Is) 的探討,大多都是以貼心的表格呈現,相當實用。



誠心的推薦您這套感染科臨床人員手機必備 App!真心不騙!


----

無關本文,但極為重要的事:

2016/01/16,無論如何,請為你,和為你孩子的未來,投下你心中支持的候選人與政黨(記住要投「總統」、「區域立委或原住民立委」,還有「政黨票」喔),讓我們一起讓臺灣變得更好。






Reference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三合一治療於新生糖尿病之治療成效 - EDICT (Triple-Therapy with Metformin, pioglitazone & Exenatide in New-Onset Diabetes)

其實這篇文章要講的東西,在 2013 年 10 月就已經寫過了。

--> 新生第二型糖尿病的三合一療法 (Triple-Therapy for New-Onset T2DM)

還記得這篇文章剛出來的時候,有幾位新陳代謝科的醫師非常驚訝,但由於糖尿病界世界級大頭 R.A. DeFronzo 當時只有在 ESAD 與 ADA 年會發表 abstract並沒有 full-length article 可供參照因此很難回答進一步的問題

現在好了,就在我完全忘記這件事快一年的現在,Empa-Reg 無意間喚醒我這個未竟的事項...

這篇名為 " Efficacy & Durability of Initial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EDICT) " 研究的 full-length article 在今年三月終於被發表於 Diabetes Obes Metab 這份期刊上 [1]
  
是的,這篇僅只是個讀書隨筆,我相信目前臨床上仍是絕少這樣使用,學界各方也仍在爭論此種治療是否真的有益處,因此在這裡就簡略整理出來,給各位朋友作個參考。  



研究設計 (Study Design)

  • 這是一個 open-label, single-centre RCT
  • 收納受試者:從未使用過藥物治療 (drug naïve),近期 (< 2 年) 診斷出罹患糖尿病患者。
  • 研究分組:
    • Triple Therapy (TT)
      • 起始治療:metformin (1 gm/day) + pioglitazone (15 mg/day) + exenatide (5 ug BID)
      • 一個月後:metformin (2 gm/day) + pioglitazone (30 mg/day) + exenatide (10 ug BID)
      • 三個月後若 HbA1c > 6.5%pioglitazone add to 45 mg/day
    • Conventional Thearpy (CT)
      • 依照過往 ADA 曾建議的治療方式 (standard ADA approach):先以 metformin 1000 – 2000 mg/day 治療,若治療未達成效(空腹血糖值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 100 mg/dL),則再加上 glipizide 5 – 10 mg/d,若仍治療失敗 (FPG > 100 mg/dL or HbA1c > 6.5%),則再加上 insulin glargine (Lantus®) 10 U/d(if FPG > 100 mg/dL, ↑1 – 5 U/d weekly, max dose: 60 U/d)。
  • 試驗終點:當受試者已使用 TT 或 CT 達最大劑量,仍在連續兩次門診(每三個月追蹤一次)被驗出 HbA1c > 6.5% 時,將被定義為治療失敗 (treatment failure)



      

研究結果 (Major Finding)

  • 此為三年期研究,共收納 249 位受試者 (TT: 123; CT: 126),平均追蹤 18 個月。
  • 兩組受試者在基礎數值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 Body weight: 101 kg
    • BMI: 36.4 ~ 36.6 kg/m^2
    • HbA1c: 8.6 mg/dL
    • Diabetes duration: 5.1 months
  • Primary endpoint - 兩組 HbA1c 差異:TT 組狂勝! ☆ HbA1c – 治療 6 個月後TT: 8.6 → 6.0% vs. CT: 8.6 → 6.2% HbA1c – 治療 24 個月後:TT: 5.95% vs. CT: 6.5% (∆ HbA1c: 0.55%; p < 0.0001)
  • 治療失敗率 (HbA1c > 6.5%):TT: 17% vs. CT: 44% (p = 0.003)


  • 經 24 個月治療後,HbA1c < 7.0% 比率:TT: > 90% vs. CT: < 75%
  • 經 24 個月治療後,HbA1c < 6.0% 比率:TT: 61% vs. CT: 27% (p < 0.0001)
  • 體重變化,TT 組體重顯著下降
    • 6 個月:TT: - 1.2 ± 1.1 kg vs. CT: + 0.7 ± 0.6 kg
    • 24 個月:TT: - 1.2 ± 1.0 kg vs. CT: + 4.1 ± 0.9 kg (p < 0.01)
  • 低血糖發生率,TT 組顯著較低:TT: 0.31 vs. CT: 2.2 (events/participant/year)(p<0.0001)
  • 其他副作用
    • 末梢水腫:TT: 5.3% vs. CT: 1.3%
    • TT 組約有 25% 患者出現腸胃道副作用,但多屬輕微,且在用藥後 2 - 3 個月便會逐漸適應,並未有因此退出研究的個案。



小結 (Brief Note)

    1. 這篇研究很可惜的是個 open-label 的研究,如果是 double-blind 的設計,相信會讓它的結果更有參考價值。
    2. 很可惜這篇研究並沒有追蹤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如果有,或許可以成為改寫 guideline 的重要里程碑。
    3. Triple therapy 的好處並不讓人意外,但兩年後竟然能把 HbA1c 降回去趨近正常值,這就讓人驚艷了 (HbA1c 8.6 -> 5.95)
    4. 對初期診斷 T2DM 患者,ADA 建議應積極控制血糖值,然而我們最害怕的就是低血糖風險。使用 triple therapy 的三種藥物都是不易引起低血糖的品項,也在安全性資料方面獲得了印證
    5. Triple therapy 組合中,metformin 與 exenatide 似乎把 pioglitazone 水腫副作用造成的體重上升給抵消掉了,歷經兩年治療後,患者的體重反而減輕了,是相當好的 bonus effect。
    6. Dr. DeFronzo 大大說,在 Empa-Reg study 出爐後,他會開始考慮把 SGLT2 inhibitor 加進去,升級成「四合一療法 (quadruple therapy)」,或是將 metformin 以 SGLT2 inhibitor  作取代 ($$$$)[2]。
    7. 但另一個學派的大師 Dr Thomas R. Pieber 也表示,三合一或四合一的治療效益目前還不明確(而且花費是個很重要的考量),所以他反對一開始就給新生糖尿病患者上套餐 [2]。

    我相信這個議題還是很有得戰,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拉板凳)




    References

    1. Diabetes Obes Metab. 2015 Mar;17(3):268-75. 
    2. Medscape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COMMENTARY. Debate: Do We Need Triple and Quadruple Therapies in Diabetes?


    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FDA 對 SGLT2 inhibitor 加註酮酸中毒與嚴重泌尿道感染之警訊 (FDA Adds Warinings To All SGLT2 Inhibitor About The Risk of Ketoacidosis & Serious UTI)

    雖然 EMPA-REG 神一般的 CV 效益讓人對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SGLT2) inhibitors 感到興奮 [1],但是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FDA 於 2015-12-04 決議對 SGLT2 inhibitors 類的所有品項註記酮酸中毒 (ketoacidosis)嚴重泌尿道感染 (seriou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安全性警訊 [2]

    目前 FDA 核准的 SGLT2 inhibitor 有
    • Canagliflozin (Invokana) * 臺灣未上市
    • Dapagliflozin (Forxiga)
    • Empagliflozin (Jardiance)


    患者須知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當要使用 SGT2 inhibitor 之前,若您有以下情形,請告知您的醫師: 
    • 曾接受手術
    • 因身體不適、手術、飲食等其他問題,導致進食量減少
    • 曾經或正處於胰臟疾患,包括胰臟炎或胰臟手術等
    • 酒鬼
    • 曾有排尿或尿路問題
    • 近期有膀胱、腎臟,或尿道感染
    當您出現下列可能與 ketoacidosis / serious UTI 相關的症狀時請與醫師聯絡
    • 噁心、嘔吐、胃痛
    • 不尋常的倦怠、疲憊
    • 感到呼吸困難
    • 排尿時感到燒灼感,或感到骨盆腔附近有疼痛感
    • 頻尿、血尿
    • 偶爾可能出現發燒、背痛、噁心、嘔吐

    ━━━━━━━━━━━━━━━━━━━━

    其實這兩個警訊內容已經不算是新聞了,畢竟在今年五月,FDA 就曾對 SGLT2 inhibitor 在 ketoacidosis 方面提出安全性疑慮:在 2013 三月 ~ 2015 五月之中,FDA 的資料顯示有 73 位使用 SGLT2 inhibitor 的患者發生 ketoacidosis,全都是需要住院治療或在急診接受治療的急症。部分患者出現 ketoacidosis 時的血糖值甚至不到 250 mg/dL,與以往的 diabetic ketoacidosis 並不一樣,以致沒有第一時間被察覺到,因此,FDA 認為這類的潛在個案應該更多。

    在 2013 三月 ~ 2014 十月間,FDA 資料庫登載 19 位使用 SGLT2 inhibitor 的患者發生嚴重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引發之敗血症 (urosepsis),以及腎臟感染 (腎盂腎炎, pyelonephritis)。這 19 位患者全數需住院治療,部分甚至需要加護病房照護或因腎衰竭而需要進行透析治療。

    因此,FDA 基於安全性考量,決議正式加註 ketoacidosis 與 serious UTI 於所有 SGLT2 inhibitor 的警訊標示。



    References

    1. N Engl J Med. 2015 Nov 26;373(22):2117-28. 
    2. 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FDA revises labels of SGLT2 inhibitors for diabetes to include warnings about too much acid in the blood and seriou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Daptomycin 之建議劑量探討 (The Recommendation Dosage of Daptomycin)

    前陣子,有位 MRSA 敗血性關節炎合併菌血症的患者,51 kg, Clcr > 60 ml/min。在使用 vancomycin / teicoplanin 相繼出現過敏後,開立使用 daptomycin 500 mg IVD QD 治療。

    掐指一算發現這位患者使用的劑量 daptomycin 是 9.8 mg/kg/dose,是比較不常見的高劑量,那麼就來場為探討吧。

    Daptomycin (Cubicin) 是個相當後線的抗生素,屬 lipopeptide 類抗生素,目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機轉 (Mechanism of Actions)

    Daptomycin 的機轉是破壞細胞膜,使得細菌細胞膜電位失衡而死,屬濃度依賴型 (Cmax, or AUC/MIC) 之殺菌性抗生素 (bactericidal)。    

    抗菌範圍 (Spectrum)

    Daptomycin 多以對抗革蘭氏陽性菌為主 (Gram positive bacteria predominately):
    • MRSA, VISA, VRSA,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CoNS)
    • Streptococcus pyogenes, Group-B streptococcus
    • Enterococcus faecalis, E. faecium, VRE
    • Corynebacterium

    適應症 (Indications)

    • FDA label
      • 菌血症 (bacteremia, 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
      • 菌血症合併右心心內膜炎 (BSI with 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RIE))
      • 複雜性皮膚軟組織感染 (complicated skin & soft-tissue infection, cSSTI)
    • Non-FDA label
      • 骨髓炎 (osteomyelitis, OM)
      • 敗血性關節炎 (septic arthritis)
    * Daptomycin 在肺部穿透性差,難以達到足夠的抗菌濃度,故 daptomycin 不建議用於肺炎之相關治療;而對於 BSI 所導致的敗血性肺栓塞 (septic pulmonary emboli, SPE),daptomycin 曾有治療成功的案例報告 [1],但治療失敗的案例報告也不少 [2-3],因此目前在下並不認為它會是 SPE 的治療好選擇。
         
    * Daptomycin 穿透 BBB 的能力也很差(跟 vancomycin 半斤八兩),CSF/blood ratio 約一成,但謎的是即便穿透率如此的差,部分 guideline 依然認為 daptomycin 是可以作為 vancomycin 治療腦膜炎 (meningitis) 無效後的二線藥物。  
       
           

    建議劑量 (Recommendation Dosage)

    • 仿單
      • BSI with IV line, BSI with IE: 6 mg/kg IV QD (A-I)
      • cSSTI: 4 mg/kg IV QD
    • Guideline dosing for BSI [4, 6] & osteomyelitis [5, 6]: 8 - 10 mg/kg IV QD (B-III)
    • Guideline dosing for septic arthritis [6]: 6 mg/kg IV QD
    • Guideline dosing for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BSI & vancomycin treated-failure [6]: 
      • high dose of daptomycin (10 mg/kg/day)
      • if the isolate is susceptible, combination with another agents (gentamicin, rifampin, linezolid,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fosfomycin, etc) should be considered (B-III).
    * 腎功能不佳時 (Clcr < 30 ml/min),應拉長投藥頻次為 q48h。

          

    微。探討 (Micro-Discussion)

      Daptomycin 最讓人擔心的藥物不良反應,莫過於 creatine phosphokinase (CPK) 飆升橫紋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 之肌肉病變 (myopathy) 相關副作用。

      研究指出,與此肌肉病變最為相關的 daptomycin 藥物動力學參數是 trough level (Cmin)(p=0.003)。相較於 daptomycin Cmin < 24.3 ug/mL 的患者,Cmin > 24.3 的患者發生 CPK 飆升之風險顯著較高 (OR, 33.0; 95%CI, 4.60 - 237; p<0.001),故一般認為 Cmin 24.3 ul/mL 為此風險的臨界值 (breakpoint) [7]。

      幸好,由健康受試者的藥動學研究可以知道,當 daptomycin 在 12 mg/kg/dose 以下的劑量時,整體藥動參數仍然呈現線性藥動 (linear) 之特性 [8]。在 12 mg/kg/dose 的高劑量下,Cmin 大多仍能低於 20 ug/ml。


      雖說藥動學參數是如此,我們還是希望能有 trial 來比較高劑量與標準劑量的安全性,這麼巧就找到 CORE 與 EU-CORE 兩篇 study 來比較這方面的 safety issue [9, 10]:


      這兩篇研究都指出,較高劑量的 daptomycin 似乎並不會顯著增加 CPK 飆升、嚴重藥物不良反應,或是橫紋肌溶解症的副作用風險;此外,目前多數研究也顯示高劑量的 daptomycin 在對抗高等抗藥性菌種 (MRSA, VRSA, VRE) 方面,有較高的殺菌能力及治療成效 [11]。

          
      因此... 對於高度複雜性、高度抗藥性、嚴重感染時,除了考慮與其他抗生素合併治療之外,一瓶開下去都是 $ 3,522,所以只要在 10 mg/kg/dose 以下,一瓶 Cubicin 就滴完它吧 (啊攏吼企啦~)然後再謹慎追蹤患者有無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並視腎功能變化調整給藥間隔 (Clcr < 30 ml/min: prolong interval to q48h)。

         
         

    藥師須知 (Pharmacist Note)

    • 使用 daptomycin 時,除了要觀察病人有無神經學、肌肉學癥狀外,建議在投予前與投予後每週追蹤 1 ~ 2 次 CPK
    • 若為下列情形,建議更密集的監測 CPK (e.q., 投藥後 48 hr)
      • 近期曾使用或現在正在使用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者
      • 腎功能不良者 (renal insufficiency)
      • 不明原因 CPK 升高者
    • 當病患接受 daptomycin 時發生下列情形,應立即停藥:
      • 過敏… (這當然啊…)
      • 有肌炎肌痛癥狀,合併 CPK > 1000 IU/L or > 5 倍 ULN
      • 無肌炎肌痛癥狀,但 CPK 突然暴增,如 > 2000 IU/L or > 10 倍 ULN
    • 輸液:daptomycin 限用 normal saline 或 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 溶解輸注,不可使用 dextrose-containing solution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