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病房住了很多很胖很胖的病人,其中有一床還蠻有趣的:
- 33 歲男性,身高 172 cm,體重 130 kg,Scr 1.13 mg/dL,BMI, 43.9 kg/m^2
- 過敏史: vancomycin (院外紀錄), teicoplanin (院外紀錄)
- 足部蜂窩性組織炎 (cellulitis)
是的,這位先生的 BMI 破 40,獲得 Class III Obesity 的認證成就!
---
一開始我們以 oxacillin 2 gm IVD Q4H 作為經驗性治療,但在施打三劑之後,傷口與膿液培養顯示為 MRSA,抽血報告顯示 WBC count 與 c-reactive protein (CRP) 持續攀升,便開始考慮將抗生素換為 tigecycline (Tygacil)。
主治醫師:「藥師藥師,tigecycline 用在體重超胖的病人,劑量要不要 double 啊?」
Tigecycline Drug Information from Micromedex
治療皮膚軟組織感染:100 mg iv stat, followed by 50 mg iv q12h |
腎爆了 人老了都不用調~ 只有肝爆了才要調~ 胖? 沒講咧~ |
在 PubMed 上輸入 "tigecycline" AND "obesity" 之後,我們發現這篇研究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 研究收納 class III - severe obesity (N=8) 與正常體重區間 (NW, N=3) 的受試者。
- 受試者接受單一一劑 tigecycline 100 mg IV for 30 min。
- 量測血漿 (serum; 0 - 96 hr) 與尿液 (urine, 0 - 48 hr) 的 tigecycline 濃度,並分析 AUC0-∞, AUC0-∞ : MIC 等參數。
重點結果
- Class III obesity 受試者:平均年齡 42 y/o, 121 kg, BMI, 43.8 kg/m^2
- 兩組接受單一劑量 tigecycline 後,血中濃度相似,無顯著差異 (obesity: 15.8% vs. NW: 13.4%)。
- AUC0-∞ 兩組間亦無顯著差異 (obesity: 8.19 mg*h/L vs. NW: 7.50 mg*h/L)。
- Tigecycline 的整體廓清率 (clearance) 與真實體重 (total body weight) 並無相關性。
- 研究團隊用了不同的藥物動力學模式去分析、外推兩組在不同擬似腔室下的濃度與分布,並未發現有其他顯著差異。
- 研究發現,肥胖者的 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 (CFR; AUC0-∞ : MIC target attainment) 顯示,tigecycline 對於部分格蘭氏陰性桿菌 (Gram negative bacilli; GNB - A. Baumannii, E. cloacae, K. pneumoniae) 的預期臨床效果較弱 (CFR < 90%),但是對 E. coli 與 S. aureus 的預期臨床效果依舊很殺 (CFR ≥ 95%)。但我認為這個不一定具有臨床意義啦...
臨床應用
以這篇人數很少,但卻是目前唯一的 PK 研究可知:
- 對這位患有 MRSA 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的 class III obesity 患者而言,tigecycline 應是可以使用正常建議劑量治療,無須 double dose。
- 但若患者細菌培養的結果是 A. Baumannii, E. cloacae or K. pneumoniae 時,且患者對於 tigecycline 正常建議劑量下仍無改善時,或許可以考慮再將劑量調升,而這部分的實證,則有賴於日後其他的臨床試驗來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