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guidelin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guidelin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EACS 發佈 2015 年 HIV 感染治療指引 (EACS Guideline for Treatment of HIV-Infected adults in EU)

阿嬤說:「你哪係繼續拖稿下去,天公伯馬美蕩原諒你~ 」
阿公說:「你 1/16 哪係謀企投票,天公伯馬美蕩原諒你~」

天公伯:「那個... 我有點忙...」

----

誌謝:感謝感染科帥氣松哥的推薦,讓我接觸到這個實用 guideline。

European AIDS Clinical Society (EACS) 在今年 10 月發佈了新版的治療指引 (又拖稿了...) [1]。

相較起美國的學會治療指引總是漏漏長一大串,歐洲的治療指引往往比較實用簡潔。這次 EACS 不僅遵循古法發佈了電子版 PDF 全文,也很潮的在行動裝置平台發佈了專屬 app,相當令人激賞。

看看他們在 Apple iOS 上呈現的精美畫面~
簡潔扼要的整理出各種情境需要注意的 ART (anti-retroviral therapy) 要訣。

 
  

例如說在懷孕期間的 HIV 婦女,ART 該怎麼選擇。
        
也提到了最讓人頭痛的 TB / HIV confection 時,建議的治療組合 (regimen),以及最讓人惱怒的劑量調整。
  • 表格中提到,當 rifampicin 與 raltegravir (isentress; RAL) 併用時,RAL 的劑量可使用 400 mg or 800 mg BID,這個目前有文獻指出,就算 RAL 不調升到 800 mg BID,僅使用 400 mg BID 的標準劑量也依然能維持足夠的治療效果(跟 efavirenz 一樣)[2]。 
     
另一方面,AIDS 患身除了本身體況變化之外,共服用藥或疾病也常導致患者肝腎功能異常。此時,除了 micromedex app 之外,EACS 整理的友善表格也提供我們快速檢索的快捷功能。
       
     
  
同樣的,我們知道 ART 常會伴隨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副作用 (翻桌),EACS 從藥理分類乃至藥物比較的表格,能讓我們快一點釐清哪個藥物是嫌疑最大的兇手。



這份 guideline 涵蓋的內容非常詳盡,包括 ART 與各大類藥物的交互作用、HIV 患者同時患有慢性病時的藥物治療建議、HIV 共併感染的治療,以及伺機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Is) 的探討,大多都是以貼心的表格呈現,相當實用。



誠心的推薦您這套感染科臨床人員手機必備 App!真心不騙!


----

無關本文,但極為重要的事:

2016/01/16,無論如何,請為你,和為你孩子的未來,投下你心中支持的候選人與政黨(記住要投「總統」、「區域立委或原住民立委」,還有「政黨票」喔),讓我們一起讓臺灣變得更好。






Reference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2015 臺灣高血壓治療指引 (2015 Hypertension Guideline of Taiwan, Ed by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是說一消失就消失快半年,一回來就寫兩篇... 
我也不知道下一篇哪時候會寫出來 (劃圈圈)

- ✩ ✩ - ✩ ✩ - ✩ ✩ - ✩ -✩ -

繼砲聲隆隆的 JNC-7 Report 發表一年後,今年一月份,中華民國心臟學會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TSOC)臺灣高血壓學會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THS) 也發表了台灣人自己的高血壓治療指引。


J洗呆灣郎a該賴,自己該賴自己看,安捏架洗愛呆丸啦~

全文不含目錄與參考文獻共計 34 頁,請大家茶餘飯後閒來無事過年放假時,可以參考參考~

PS. 特別感謝 TSGH 俊帥無雙的蘇神大大   分享這則資訊

▬▬▬▬▬▬▬▬▬▬▬▬▬▬▬▬

《 血壓控制目標 (Blood Pressure Target) 》

  • TSOC-THS 表示:「我們並不同意 ESH/ESH joint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主張『所有患者的血壓均應控制為 < 140/90 mmHg』的建議。」
  • TSOC-THS 表示:「我是說去年 JNC Report 發表的東西是垃... 是讓我們非常不同意的,其中我們特別反對『 60 - 80 歲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應放寬至 < 150/90 mmHg 』這一段。」
  • 對於下列患者,我們認為其血壓控制目標應 < 130/80 mmHg
  1. 糖尿病 (diabetes)
  2. 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3. 慢性腎病且合併蛋白尿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ith proteinuria)
  4. 正使用抗血栓藥物預防中風者 (receiving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stroke prevention)

  • 年齡超過 80 歲的老人,血壓控制目標可放寬至 < 150/90 mmHg。
  • 其餘人等,血壓控制目標應 < 140/90 mmHg。

▬▬▬▬▬▬▬▬▬▬▬▬▬▬▬▬

《 生活型態改變 (Life Style Modification, LSM) 》

對於血壓偏高,但尚無需以降血壓藥治療者,應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生活型態改變 (Life Style Modification, LSM) 介入,口訣為 "S-ABCDE",如未見效果,再評估是否用藥。

SSodium restriction 限鈉*:建議 2 - 4 g/day
A - Alcohol limitation 減酒戒癮:♂ < 30 gm/day EtOH, ♀ < 20 gm/day EtOH 
B - Body weight reduction 減重:BMI 22.5 - 25.0
C - Cigarette smoke cessation 戒菸:全戒掉,不解釋
D - Diet adaptation 飲食調整:DASH diet #
E - Exercise adoption 運動:有氧運度,at least 40 min/day & 3-4 days/week

* TSOC-THS 建議以低鹽飲食來取代大悲無鹽的飲食方式,且他們認為,過於嚴苛的限鈉 (< 2 gm/day) 反而是對身體有害的。

#DASH diet: rich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8-10 servings/ day), rich in low-fat dairy products (2-3 servings/day), and reduced in saturated fat and cholesterol.

▬▬▬▬▬▬▬▬▬▬▬▬▬▬▬▬

《 藥物治療 (Drug Therapy) 》 

當開始考慮藥物治療時,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廢話!!!),除了內文有提到的 "Rule of 10"、"Rule of 5" 等觀念外,選擇藥物的部份主要是依據 "PROCEED" 的觀念進行評估
  • P - Previous experience 病人過往經驗:若病人之前吃某類藥就會不舒服,為提升順服性,請避免開立同類藥品。
  • R - Risk factors 風險因子:患者有共伴疾病時,要避免選用會加重疾病風險的降壓藥。
  • O - Organ damage 器官損壞:患者本身有器官失能時,可選用能保護該器官、或長期使用具有延緩疾病惡化之降壓藥。
  • C - Contraindications or unfavorable conditions 禁忌症:不解釋
  • E - Expert's or doctor's judgment 專家或是醫師的當面決斷:病人狀況百百種,case by case 還是很重要的。
  • E - Expenses or cost 藥物價位與花費:$$$
  • D - Delivery & compliance issue 藥物給藥方式與順從性:不解釋


當患者接受初期治療,仍無法達到理想的血壓治療目標時,可開始考慮以單一錠複方藥物 (single-pill combination, SPC) 作為治療,並以 "AT GOALs" 的評估流程,調整病人的治療計畫
  • A - Adherence 探討病人順服性並提升之
  • T - Timing of administration 設計服藥的時間
  • GGreater doses 是否需使用較高的治療劑量
  • OOther classes of drugs 是否需加上另一類的降壓藥
  • A - Alternative combination or SPC 考慮改以其他複方或 SPC
  • Ls - LSM + Laboratory tests 持續 LSM 並進一步做 lab test 追蹤是否有其他問題

▬▬▬▬▬▬▬▬▬▬▬▬▬▬▬▬

這篇要說的實在是太多了,無奈剛剛在 FB 上打到 AT GOAL 的時候忽然畫面跳掉了,所有內容都不見了真是令人崩潰... (這是太久沒寫 FB 的報應嗎 <囧>rz)

Anyway,各位朋友們參考參考吧 ^_^



Reference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搜尋 Guideline 的好方法:MD Consult (Medicine Database: MD Consult)

原始連結:Facebook

  看到標題,可能很多朋友早就用習慣了,但還是跟大家獻曝一下:MD Consult 是個非常強大的搜尋引擎,雖不若 DynaMed 或 UpToDate 這類每段文字都標有實證等級的資料庫,但它著實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一些資訊。

Link: MD Consult 


【快速找 Guideline】


  一進到 MD consult 的首頁,可以看到 search “All Sections” for ________。在 “All sections” 這個下拉式選單選擇 “Guidelines” 並輸入關鍵字串,就可以找到目前有發表在 SCI 上的 guideline,以下我們以 Clostridium difficile 這隻細菌所造成的偽膜性結腸炎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 為例:

搜尋結果:

  •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 2010
  • National C. difficile Standards Group (UK), 2003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2012
  • 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SGE), 2010
  • Australasian Societ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
  •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2008

  至於這些學會、協會、組織發表的 guideline 之電子全文是否有提供下載,則視貴醫院、公司、組織或者你個人有沒有買這個 journal 而定。不過通常來說,因為 guideline 制定出來就是想要提供給世界上的臨床醫療從業人員參照的,所以通常登載 guideline 的當期 volume 會以 supplement 的方式提供,而且通常是免費的(制定 guideline 的目的是學術醫學公益,而非不營利的,因此大多是佛心來的讓大家免費參閱)。




【其他功能】

Journals / Medline

這個功能其實並沒有 PubMed 或 Medline 來的好用,筆者自己是有註冊 PubMed 的帳號,並有設定一些個人化的 filter,所以在找 clinical trials 或是 meta-analysis (MA) or systematic review (SR) 時,還是習慣用 PubMed 撈就是了。


Patient Education / Drugs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 Micromedex, UpToDate 或是 DynaMed 這些資料庫,而 pt education 在執業生涯中又是無可避免的工作。但只要你在 MD Consult 鍵入藥名,並以 “Patient Education” or “Drugs” 進行搜尋,便能窺知關於此藥物各項劑型的 ”衛教事項” or “藥物簡易資訊“。


News 

有時候想要整理一個藥物的新知,或是因為 seminar 要做報告所需,我們便能以 “ News ” 搜尋,找出關於該主題最近的相關新聞或新知。能在 MD Consult 上出現的,大多都是經過 review 的資訊,所以不必擔心向台灣媒體亂唬爛的悲劇發生,如此,便能在 presentation 的過程,加入一些新奇有趣的脈絡。


Images

有聽過筆者 presentation 朋友們大概知道,在下的 slide 走的是浮誇且華而不實路線。不過圖片嘛,與其去 google 上找一些不知道 original reference 在哪邊的圖,倒不如來這邊找:解析度好資訊來源佳整理的條列分明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不過有些圖片真的是蠻… 不適合吃飯時看的,請審慎點閱。



  這個 database 是我在碩一時偶然聽師長們介紹才知道的,到了職場之後發現這個 database 似乎不是那麼知名、泛用,雖然我相信有很多朋友使用它使用的比我還熟練了,但是還是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認識這個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