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口服 vancomycin 於艱難梭菌感染之劑型選擇

我知道現在對於艱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感染,糞便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快速的進行這種 procedure 嘛~~~

--------


Vancomycin 於艱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感染之劑型選擇?


廢話!當然是口服啊!


那麼?是要用美國貴鬆鬆的膠囊劑型 (vancomycin 125 mg/cap),還是要用臺灣土產的 vancomycin 針劑泡水喝呢?效果有差嗎?

  • P: 初次 CDI (first episode of CDI)
  • I: vancomycin capsule (from commercial product)
  • C: vancomycin oral solution (from power from injection)
  • O: 臨床治癒率、復發率,併發症 (cure rate, recurrence rate & complications)
來自克里夫蘭騎士隊的 Stephanie Bass PharmD,他的 retrospective, non-interventional cohort study 與我們設定的 PICO 相當吻合 [1]。我們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 收納條件:
    • 首次、嚴重(非併發型) CDI (1st episode severe CDI without complicated)
    • 接受 vancomycin 治療 > 72 h
  • 排除條件:
    • 有以下病史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neutropenia, liver cirrhosis 等病史者 
兩組 baseline 差不多,但 vancomycin 使用的劑量方面,solution 組顯著高於 capsule 組 (1000 mg vs. 888 mg; p = 0.006)。


研究結果顯示
  • 標準療程完成後 (day 10) 的臨床治癒率,兩組沒差 (oral soln vs. capsule: 64% vs. 59%; p=0.664).
  • 平均達到 clinical cure 的時間兩組沒差 [oral soln vs. capsule: 8 days (95%CI, 5.5-10.6) vs. 7 days (95%CI, 5.4-8.6)].

  • 其他如 30天死亡率,復發率,以及其他併發症發生率,兩組之間亦沒有顯著差異。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從這個 sample size (N=76) 比較小的 cohort study 中,得到 vancomycin 針劑拿來泡水喝,療效應該也不至於會比口服膠囊差的小結論。


價錢呢?
  • vancomycin 125 mg/cap 價位是:NT$ 157,標準療程費用為 NT$ 6,300
  • vancomycin injection 以臺灣被砍很多的藥價,標準療程費用為 NT$ 930。

另一篇以美國市場進行評估 CDI 治療藥物花費中,也認為將 vancomycin 學名藥泡水喝是比較便宜的作法 [2]


OK... 


我明白 vancomycin 泡開之後很苦很難喝(是說都用鼻胃管了也苦不到吧...),那麼除了臺灣買不到的 capsule,vancomycin 還有其他口服劑型嗎?


是的,2018.01.29 FDA 核准 vancomycin 口服水劑用於治療 CDI,商品名為 Firvanq,配有一瓶藥粉配上一瓶葡萄風味溶液,濃度為 25 or 50 mg/mL,預計 2018.04.02 全面販售(臺灣沒有0rz)。


產品介紹與配置方式:



結論:

  1. 就現有實證而言,在無法取得 vancomycin oral solution or capsule 治療 CDI 之前,使用針劑粉末溶解後口服使用的效果,可能不亞於標準劑型。
  2. Vancomycin 針劑粉末溶解後配製使用 (25 mg/mL),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3. Vancomycin 針劑粉末溶解後配製後的藥液,需注意保存條件與凝塊增稠等安定性考量。



References:

  1. Bass SN, et al. J Pharm Pract. 2015 Apr;28(2):183-8
  2. Mergenhagen KA, et al. Pharmacoeconomics. 2014 Jul;32(7):639-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