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非典型跨領域會議:閹割型醫療選擇與香港佔中爭普選

今天來聊聊幾個簡單處方評估,以及一個跨領域的議題 (這次跨很大... 大概跨了 800 多公里...)


前言

  我們都知道,台灣醫療環境被評為亞洲第一,全球前十(這是建立在以不合理的超低給付、超長工時,壓迫醫療人員而來的輝煌成果...),故當患者因病就醫並經由醫師專業的診斷後,醫師有權依照世界醫療指引 (guideline)(準則規章) 以及健保給付條件 (政策) 下,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以治療病人的疾病,以下,我們來看看幾個虛擬案例。


Case A


銅鑼灣扛霸子陳浩南,患有原發性高血壓慢性心衰竭(NYHA: Fc-III, ACC/AHA: Stage C),無其他慢性病史,亦無其他藥物過敏史。以下是您可以選擇為陳浩南開立的藥物:
① Propranolol (non-selective beta-blocker)
② Verapamil (negative-inotropic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③ Diltiazem (negative-inotropic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本院備有各種 ACEi, ARB, dihydropyridine-CCB (amlodipine, nifedipine OROS),以及 carvedilol (Dilatrend), metoprolol (Betaloc), bisoprolol (Concor),但是這些藥物皆不予給付,故您只能選擇 ①②③ 其中一種唷 >.^

醫師:「為什麼我只能選這些可能會造成他病況惡化的負向心收縮藥物 (negative inotropic agent)?我不能選擇其他保護他心臟的降血壓藥嗎?」

政策:「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絕對有選擇的機會,但是你只能從這三個裡面挑唷 >.^」

━━━━━━━━━━━━━━━


Case B

賭神高進晚年住在長照護理之家,近日高燒、咳嗽、無力倦怠、輕微呼吸困難,經診斷後卻診為肺炎 (pneumonia) 並住院觀察,痰液培養結果顯示為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感染。高進無藥物過敏史,目前尚能口服且腸胃道機能正常,唯呼吸功能與生命徵象漸趨惡化,以下是您可以選擇的藥物:
① Oseltamivir (Tamiflu)
② Amoxicillin / Clavulanic acid (Augmentin)
③ Doxorubicin (Adriblastina)

本院雖備有各種 antipseudomonal antibiotics 但是都不符合健保使用規範,所以您只能選擇 ①②③ 其中一種唷 >.^

醫師:「這三種藥都不能拿來殺 P. aeruginosa 呀!!! 病人不管選哪一種都是死路一條啊!!!」

政策:「不好意思喔,我們覺得這三個藥不錯啊,你就挑一個給他試試看嘛 >.^」

━━━━━━━━━━━━━━━


  身為醫療人員,是不是覺得很扯?為什麼我不能選比較好的治療方式,難道我能挑選的就只有這些爛政策下的選擇嗎?這樣不是讓病人健康狀況更惡化,提早邁向死亡嗎?




►►►►► 跨領域討論時間 ◀◀◀◀◀


1997 年,英國歸還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諾了兩件事情:
  1. 一國兩制,香港成為行政特區,成立特區政府治理香港,香港擁有完整治權,主權雖然歸中,但是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
  2. 2017 年之內,也就是香港回歸 20 年之內,開放特區首長民選,讓香港人擁有特區內的民主自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
【第 27 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是的,依照這樣的契約、法律 (guideline),若能貫徹合理實行,那麼香港群眾決不會如此反彈。

但實際上呢?

中共決議:「今後香港特首候選人,皆由中國指派。」(政策)

此舉意在禁制香港人的「被選舉權」,而且不管港人怎麼行使「選舉權」,三個候選人隨便當選哪一個都會是我中方的特首。50 年還沒到,中共就已經明目張膽、毫不掩飾的破壞契約、欺騙港人,無疑是將有擁有自由之心、民主之魂的香港人逼入絕境,你教香港人怎麼能不激動、怎麼能不憤慨?當然說什麼都要透過各種方式表達訴求、堅決的爭取普選啊!!!!



若您還不了解為什麼港人要反抗、要爭取「真。普選」,可以看看這由日劇古美門律師論香港普選與民眾覺醒的影片:





香港傳奇歌手-黃家駒,生前創作的海闊天空,是一首代表香港人精神的歌,這次也被認定為佔中的聖歌之一: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 黃家駒 & Beyond





香港與台灣,都是擁有自由之心、民主之魂的地方,為何這些人要放棄下班在家悠閒的小確幸,選擇沸騰熱血上街頭爭權益?這其中一定有什麼是不能妥協、不容交易的核心價值需要被守護。

台灣太陽花學運時期,有一位香港人到場舉起標語:
「我是香港人,請台灣踏在我們的屍體上,想你們的路。」
Source: http://goo.gl/ANP45B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 胡適




香港,加油。
台灣,加油。




建議閱讀

  1. KingKingCold, hsnumax.【電視新聞故意不告訴你的事:為什麼今日香港 明日台灣?】 PTT Gossiping. #1KAOwDGt
  2. 香港佔中懶人包
  3. 香港佔中懶人包(附時間軸、地圖位置)  
  4. 香港真係好靚

Reference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US FDA 發佈關於 Omalizumab (Xolair) 藥物安全警示 (FDA Approves Label Changes for Asthma Drug Omalizumab)

美國 FDA 在昨天發佈了一則關於 Omalizumab (Xolair) 的安全警訊 [1]:
━━━━━━━━━━━━━━━━━━━━━━━━


  • Omalizumab (Xolair; Norvatis) 是一 IgE monoclonal antibody,主要用於治療中、重度的難治型氣喘,以及慢性特異性蕁麻疹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 這則警訊主要是以 Epidemiologic Study of Xolair (omalizumab): Evaluating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Long-Term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sthma (EXCELS) 這個兩年期的觀察性世代研究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分析實驗起始後,共計五年的研究結果作為根據 [2]。


Omalizumab Mechanism of Action.
Source: FDA gov


  • 研究發現,接受 Xolair 治療的病人可能有較高的心血管 (cardiovascular) 與腦血管風險 (cerebrovascular),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 (unstable angina),靜脈栓塞 (venous thrombosis),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以及肺高壓 (pulmonary hypertension) 等;但在缺血性 (ischemic stroke) 與心血管死亡事件 (cardiovascular death) 方面,則沒有顯著差異。

  




  • 此次警訊內容並未對 Xolair 的癌症風險做出評估與建議。



  • 使用此藥物應權衡利弊得失。



  • 有風險請通報 blah blah blah~~~



我竟然也可以開始寫精簡篇了耶~



 Reference


  1. 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FDA approves label changes for asthma drug Xolair (omalizumab), including describing slightly higher risk of heart and brain adverse events. [9-26-2014]
  2. J Asthma. 2012 Aug;49(6):642-8.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雙磷酸鹽與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婦女之乳癌預防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sphosphonates & Brest Cancer Prevention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人在的時候,常以為來日方長、什麼都有機會,但其實人生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

謝謝佛祖慈悲... 

▬▬▬▬▬▬▬▬▬▬▬▬▬▬▬▬▬▬

  雙磷酸鹽 (bisphosphonate) 藥物目前廣泛用於治療停經後婦女 (postmenopausal) 的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惡性高血鈣、Paget's disease,近年來更被用於作為多發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的輔助治療,以及減少癌症併發的骨轉移事件 (bone metastasis)。



而這幾年常被探討的話題是-Bisphosphonates 是否能用於預防乳癌發生呢?


之前,曾有幾個觀察性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y) 發現當女性服用 bisphosphonate 作為 osteoporosis 治療時,可以降低約 32 ~ 39% 的浸潤性乳癌 (invasive breast cancer) 的患病風險 [1, 2]。
Adapted from J Clin Oncol. 2010 Aug 1;28(22):3582-90.

那麼,在被認為是黃金比例的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設計下,bisphosphonate 是否依然有相同的防癌效果呢?


▬▬▬▬▬▬▬▬▬▬▬▬▬▬▬▬▬▬▬▬▬▬▬▬▬▬▬


  用於治療 osteoporosis 的諸多 bisphosphonate 之中,使用率最高的是 alendronate (Fosamax) 與 zoledronic acid (Aclasta),前者為一週一次的口服劑型,後者為一年靜脈輸注一次的注射劑型。目前,關於這兩個 bisphosphonate 最大型的 RCT 分別是 Fracture Intervention Trial (FIT) [3-5] 與 Reduced Incidence With Zoledronic Acid Once Yearly-Pivotal Fracture Trial (HORIZON-PFT) [6];這兩個 RCT 都是以平行 (parallel-group)、雙盲 (double-blind)、安慰劑對照 (placebo-controlled) 之黃金設計研究


這兩個團隊將對於「bisphosphonate 用於治療 osteoporosis 之停經後婦女的乳癌發生率比較」的研究結果,於今年八月發表於 JAMA Inter Med 上 [7]。

FIT
  •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alendronate vs. placebo: 1.8% vs. 1.5%
  • HR, 1.24 (95% CI, 0.84 - 1.83; p = 0.28)
  • Adjusted HR, 1.17 (95% CI, 0.78 - 1.73; p = 0.45)

HORIZON-PFT
  •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zoledronic acid vs. placebo: 0.9% vs. 0.8%
  • HR, 1.15 (95% CI, 0.0.70 - 1.89; p = 0.59)
  • Adjusted HR, 1.15 (95% CI, 0.70 - 1.91; p = 0.58)

總之,不論 FIT 還是 HORIZON-PFT 都顯示:兩個 bisphosphonate 皆無法減低停經後婦女乳癌的發生率。




Observational Study vs.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過往曾經有不少次 RCT 與 observational study 研究結果互斥的狀況。而這次在 bisphosphonate 對於乳癌是否有預防療效的議題中,再一次呈現了這樣的衝突。

對於 FIT 與 HORIZON-PFT 這兩個 RCT 來說,有幾個很值得討論的地方

追蹤的時間
  • FIT 是 3.8 年,HORIZON-PFT 則是 2.8 年,似乎是有點短。不過這在 RCT 實在是沒什麼好挑的,只能等下次的追蹤報告。
乳癌的診斷
  • 這兩個 RCT 都沒有納入受試者乳房攝影 (mammography) 的資料(這些 case 在收案的時候應該是都沒做),故無法排除:有多少人是在進入實驗前就已經是乳癌前期的患者,也無法看出有哪些是未到腫瘤科就診但本身有乳癌的患者。
  • 此外,這兩個 RCT 也並未針對患者的乳癌風險去做細部分析與探討,實為可惜。
針對族群
  • 學理上,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婦女體內的 estradiol 的濃度會比較低,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 (SHBG) 的比例則會偏高,而這兩項生理變化會使得停經後婦女的 ER-positive breast cancer 的罹病風險降低。
  • 所以相較於其他婦女,停經後又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婦女,可能本身就是 ER-positive breast cancer 的低風險群。故此 study 沒有辦法外推到其他條件與分布更廣泛的乳癌主流患病族群(是說研究團隊也沒有想將這個結果外推到哪裡去)
事後分析的先天極限
  • FIT & HORIZON-PFT 本來就不是為了看這個 outcome 而設計的,所以本研究也只能以這些間接指標去做事後分析 (post-hoc analysis),因此若是要拿這種 post-hoc analysis 來驗證 observational study,並不是個能說服人的方式




另一方面,observational study 也有他們的缺陷存在

Bisphosphonate 的使用條件
  • 觀察性研究一般條件會比較粗略一點,像 WHI 研究中,過半的患者 (52.1%) 使用 bisphosphonate 的竟然不到一年...(難道你期待吃個半年就有此神效?)
初級預防 (Primary Prevention) 還是復發預防 (Secondary Prevention)?
  • 有些觀察性研究中收錄的 case 本身就曾患有乳癌並同時正在使用如 Anastrozole (Arimidex), letrozole (Femara) or exemestane (Aromasin) 等 aromatase inhibitor
  • 因此他們發現使用 bisphosphonate 可以降低乳癌的發作,其實某種程度上指的是 "復發率"。
  • 因有些觀察性研究中,case 有同時併用乳癌的治療或預防再復發的藥物,故無法去排除是 bisphosphonate 單用就有預防之功效?抑或是他們加強了 aromatase inhibitor 的效能?這就不得而知了。
Observational study 的先天限制
  • 畢竟是不同的研究設計,你無法要求 observational study 要篩得很 clear... 




Conclusions

  • 學理上,bisphosphonate 可以增強骨密度,減低骨折與骨病變事件,或許也有預防乳癌的神效。
  • 在許多觀察性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y) 中發現,以 bisphosphonate 治療停經後之骨質疏鬆症婦女,可以減低乳癌發生率。
  • 在最新的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 FIT & HORIZON-PFT 顯示:alendronate (Fosamax) 與 zoledronic acid (Aclasta) 並無助於降低停經後之骨質疏鬆症婦女的乳癌風險。
  • 這是個瞭解 observational study 與 RCT 差異的好機會。



References

  1. J Clin Oncol. 2010 Aug 1;28(22):3582-90. 
  2. J Clin Oncol. 2010 Aug 1;28(22):3577-81.
  3. Lancet. 1996 Dec 7;348(9041):1535-41. 
  4. Osteoporos Int. 1993;3 Suppl 3:S29-39.  
  5. JAMA. 1998 Dec 23-30;280(24):2077-82. 
  6. N Engl J Med. 2007 May 3;356(18):1809-22.  
  7. JAMA Intern Med. 2014 Aug 11.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4.3634.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冰桶挑戰的意義-淺談漸凍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4DX-IMAX 影音介紹



簡介 (Introduction)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全球最常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motor neuron disease, MND),又稱漸凍症。患者於發病後,其運動神經會開始出現漸進式的退化、解離,進而造成全身肌肉癱軟無力,最終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疾病。目前 ALS 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直到今日,ALS 仍被認為是束手無策的絕症 (incurable disease) 之一。

全球漸凍人日 (Global Day for ALS/MND) 


  2000 年,在丹麥舉辦的 ALS/MND 病友大會正式制定:每年的 6 月 21 日為「全球漸凍人日[1]。這一天,也是美國大聯盟 (MLB) 紐約洋基隊明星球員 - Lou Gehrig (1903~1941) 被確診為 ALS 的日子,因此,ALS 也以 Lou Gehrig disease 稱之。



流行病學 (Epidemiology)


美國
  • 發生率:每年每 10 萬人之中有 1 - 2 人
  • 盛行率:全球每年每 10 萬人之中有 2 - 5 人發病
地域
  • 因地域與種族差異可能略有不同
  • 芬蘭 (Finland) 為全世界 ALS 發生率最高的國家,幾乎是其他地區的 2 倍,可能是與 C9ORF72 這個遺傳基因有關 [2]
  • 關島 (Guåhan) 曾是世界上 ALS 盛行率相當高的地區,但原因不明
性別與年齡 [3]
  • 發病率男多於女 (1.5-2 : 1)
  • 好發年齡自年輕到 80 幾歲都有可能,風險隨年齡增長而提高,直到 75 - 80 歲為止。
  • 自發性 ALS (sporatic ALS) 為所有 ALS 的大宗 (~90%)平均發病年齡:65 歲
  • 家族性 ALS (familial ALS) 僅佔所有患者的一成,其平均發病年齡:46 - 55 歲


徵候與症狀 (Signs & Symptoms)


  絕大多數的患者 (75-80%) 是由四肢 (limb) 開始出現肌肉抽搐 (cramping) 和無力 (weakness) 的症狀,接著出現靈活度下降、僵硬 (stiffness),以及肌肉萎縮 (atrophy)。隨著疾病持續惡化,患者會開始逐步喪失移動、說話、吃飯、呼吸等基礎自主能力 [4]。

  約有 20-25% 的 ALS 患者延髓 (bulbar) 發病,產生言語不清 (dysarthria)、聲音嘶啞 (hoarseness) 或降低講話音量,以及吞嚥困難 (dysphagia)、流口水 (drooling) 等症狀 [4]。

  此外,部分 ALS 患者也會出現情緒與認知障礙,如:不由自主的笑或哭 (involuntary laughing or crying)、憂鬱 (depression)、認知執行功能障礙 (impaired executive function) 和社交適應不良 (maladaptive social behavior) 等問題。

  ALS 患者自皮質 (cortex) 到脊髓前角 (anterior horn),幾乎整條運動神經元都被侵犯,但仍能保留情緒、智能與趕覺神經元功能,因此除非病患同時患有其他神經異常疾病(如糖尿病神經病變 diabetic neuropathy),否則 ALS 患者通常不會有感覺異常的症狀

  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失智 (dementia) 症狀,但大多出現於家族性 ALS 患者。



病因與病生理學 (Etiology & Pathophysiology)


  ALS 之病生理機轉至今仍未能完全明瞭,但一般認為,ALS 是多病因型疾病 (multifactorial)
  • Biochemical Changes: phosphorylated cell body filament accumulation, neuron malformation, axonal transport impairment, etc)
  • Glutamate Accumulation: excitotoxcicity by calcium-dependent pathway of NMDA
  •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OD1 gene mutation in familial ALS
  •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imbalance of IGF-1 & IGFBPs 1-6
  • Genetic Mutations linked to sporadic ALS: ANG, VEGF, SMN, etc
  • Familial ALS: inheritance, or X-linked, lead to juvenile form AMS
  在眾多致病機轉中,最著名的當屬麩胺酸之興奮毒性 (glutamate-induced excitotoxicity)因此 glutamate 與其受體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 receptor 一直是學界致力研究的主流路徑



預後 (Prognosis)

  • AMS 患者最終大多會因呼吸肌肉衰竭而死
  • 推估存活時間中位數:3 years [5]
  • 確診後 5 年存活率:15%
  • 確診後 10 年存活率:~5%
  • 發病年齡較早、男性、起始發病位置為四肢者,可能有較長的存活預後
  • 額顳部執行功能障礙 (frontotemporal executive dysfunction) 可能在 ALS 發病前或發病後出現,但大多數自發性 ALS 並不會有明顯的失智與認知障礙問題。
  • 約有 15% 的 ALS 患者符合額顳葉癡呆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而這些患者通常存活預後較差 [6, 7]


治療 (Therapy)


藥物治療 (Pharmacotherapy)


Anit-Glutamate Agent - Riluzole (Rilutek) [8, 9, 10]
  • 只能延緩 ALS 的進程,對病人生活品質與功能恢復並無顯著幫助
    • 在四個 class I trials 指出,可以延長 2 - 3 個月的存活期 [11]
    • 在其他 class II-III trials 指出,可以延長 6 - 21 個月的存活期
  • 抑制 glutamate 在突觸前神經 (pre-synaptically) 之釋放,並調控 sodium channel
  • 對延髓發病者的效果較佳
  • 副作用:噁心 (nausea)、麻木 (asthenia)、痙攣 (spasticity) 與 AST 輕度提高 (mild transaminase elevations)
  • 建議劑量:200 mg PO QD
  • 為目前唯一核准且為 AMS 之最佳治療方式 (Recommendation: Lv A; Evidence: Class I)

  其他藥物如 lithium carbonate,  IGF-1 (Myotrophin), vitamin E (alpha-tocopherol), creatine 等藥,目前都缺乏臨床效益。而其他實驗治療方式 (dexpramipexole, target therapy,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neruotrophic factors, gene therapy) 陸續緩步進行中。


非藥物治療 (Non-Pharmacotherapy)


  因 ALS 患者在吞嚥動作上可能會遭遇困難,因此,病人若能接受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導管介入以維持營養與進食,將有助於維持其體重與延長存活時間 (Recommendation: Lv B; Evidence: Class II) [12]。目前對於 PEG 放置的時間仍未有明確建議,但若病人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衰退至低於 50% 時,則放置 PEG 的併發症,如喉嚨痙攣 (laryngeal spasm)、局部感染 (localized infection)、胃出血 (gastric hemorrhage)、呼吸終止等風險則會逐漸提高,因此當病患 FVC 還在 50% 以上時,是較佳的 PEG 置放時機。



  由於 ALS 患者的呼吸肌肉會逐漸失能,因此供氧對於 ALS 患者是格外重要的議題。研究指出,當病人出現端坐呼吸 (orthopnea) 且最大吸氣壓(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Pimax or MIP) < -60 cm,或出現明顯的高碳酸血症 (hypercapnia) 時,藉由非侵襲性呼吸器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 的介入,可以延長患者之存活中位數,並能減緩 FVC 下降的進程 (Recommendation: Lv B; Evidence: Class I) [13]。




  對於呼吸能力衰退到末期的 ALS 患者,無論是 NIV 或是氣切式呼吸器 (tracheostomy invasive ventilation, TIV) 的介入,都是對病人有益處的。



支持性療法 (Supportive Care) [5]《皆未有實證建議》


肢體僵硬 (Spasticity)
  • Baclofen: 10 mg qd to tid, max: 80 mg/day
  • Tizanidine: 1 - 8 mg tid
肌肉束顫與肌肉抽搐 (Fasciculations and Muscle Cramps)
  • Magnesium: 5 mmol up to tid
  • Vitamin E: 400 IU bid
  • Quinine sulfate: 200 mg bid
  • Antiepileptic drugs: carbamazepine, phenytoin, etc
流口水 (Sialorrhea)
  • Botulinum toxin type B
  • Amitriptyline: 25 - 50 mg hs
  • Trihexyphenidyl: 0.5 - 2 mg as needed as tolerated
  • Atropine or benaropine: 0.25 - 0.75 mg or 1 - 2 mg
  • Transdermal hyoscine or scopolamine patches
病理性大笑或哭泣 (Pathological Laughing or Crying)
  • Amitriptyline: 10-150 mg
  • Fluvoxamine: 100-200 mg
  • Lithium carbonate: 400-800 mg
  • Levodopa: 500-600 mg
憂鬱 (Depression)
  • 約有 10% 的 ALS 患者會出現憂鬱症狀,應予以治療
  • 治療以 SSRI 為主,如 citalopram 10 - 40 mg/day



結語 (Conclusion)


  ALS 至今仍是醫界束手無策的絕症,患者在發病後需面對生理失能、心理調適與社會衝擊三方面的影響

  心理方面其他慢性病相較,ALS 的病程發展地相當快速,而許多患者在發病前可能是畫家、音樂家等職場佼佼者,在發病後無法繼續維持工作成就和參與,使得患者更難以接受逐步失能的事實,從而出現憂鬱、焦慮等精神與心理症狀社會方面,雖然 ALS 好發於 50 歲以上的族群,但社會上對患者的異樣眼光依然存在。著名的近代物理學家-霍金 (Stephen Hawking) 即是 ALS 患者,他發病後致力向世人宣導「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因為『不瞭解』所帶來的社會歧視」的真理,為的便是要推倒由有色眼光築起的高牆,讓患者不必再面對社會接觸障礙這難以承受的痛

  對 ALS 患者來說,等待治癒之路有如漫漫長夜、暗暗無光,雖然我們潑了一身冰水並無法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挑戰活動本身的意義,便是希望我們可以在這個話題的引領下,花點時間去瞭解、去傾聽這個病症,或許,我們就能夠分攤一些患者心理上的煎熬。然而,在瞭解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去反思,讓自己在往後面對身障者時,能給與充份的尊重與溫暖,便能消弭社會障礙於無形,我想這就是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想帶給我們的意義。



  
行善,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對於需要幫助的弱勢,請花一點時間去瞭解、去傾聽,

並給與你能提供的溫暖與幫助。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那最平凡的超級英雄。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吧!


References

  1. Global Day -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ALS/MND Associations
  2. Neurobiol Aging. 2012 Aug;33(8):1851.e1-5.
  3. Armon C. Epidemiology of ALS/MND. In: Shaw P and Strong M, eds. Motor Neuron Disorders. Elsevier Sciences: 2003:167-206.
  4. N Engl J Med. 2006 Jul 20;355(3):296-304.  
  5. Lancet. 2007 Jun 16;369(9578):2031-41.
  6. Neurology. 2011 Apr 5;76(14):1263-9.  
  7.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2 Jan;83(1):102-8.  
  8. N Engl J Med. 2001 May 31;344(22):1688-700. 
  9. Guidance on the Use of Riluzole (Rilutek) for the Treatment of Motor Neurone Disease. NICE Guidance NICE Technology Appraisals 20. Published date: Jan 2001.
  10. Neurology. 2009 Oct 13;73(15):1218-26.  
  11.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7 Jan 24;(1):CD001447.
  12. J Neurol. 1995 Oct;242(10):695-8.
  13. Lancet Neurol. 2006 Feb;5(2):140-7.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第五屆 Medscape 全球最佳疫苗獎 (The 5th Installment of the Medscape Award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Most Important Vaccine, 1980 - 2014)

一個棒棒糖英雄的溫暖故事...
所謂英雄,就是任何真心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
A hero is any person who really intents on making a better place for all people.

-特攻聯盟 2 (Kick-Ass 2), 2013


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

讓我們一起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吧!!!


--

第五屆 Medscape 全球最佳疫苗獎 (1980 - 2014),入圍的有:


Pneumococcal Vaccin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neumococcal) 為革藍氏陽性 (Gram-positive),鏈球菌屬。常造成肺炎 (pneumonia)、腦膜炎 (meningitis) 與菌血症 (bacteremia) 等感染。

19 世紀初,那是個 penicllin 與疫苗尚未問世的時代,至少有 80% 的社區型肺炎患者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是肇因於 S. pneumoniae 感染。由於其高致病率與高死亡率,現代醫學之父 - Sir William Osler 甚至將 S. pneumoniae 形容為 "Captain of the men of death",足見其可怕之處 [1]。

S. pneumoniae 有許多血清型 (serotype),其中以 19A 與 6C 對人類威脅最大。而目前 23 價多醣體疫苗 (23-valent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neumovax 23) 與 13 價蛋白接合疫苗 (13-valent protein-conjugated vaccine; Prevnar 13) 這兩種疫苗,都能涵蓋這些血清型;雖然這兩種疫苗分別針對的客群略有差異,但都可望能減低 S. pneumoniae 對健康的威脅 [2]。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人類乳突病毒 (HPV) 屬 dsDNA virus,是世界上盛行率相當高的性傳染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也是子宮頸癌 (cervical cancer) 的風險因子之一 [3]。目前約有 170 型的 HPV 被獨立分離歸類,並依照造成子宮頸癌前病變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CIN) 的機率,可約略區分為高風險與低風險型。而高風險型之中,超過 70% 的子宮頸癌都是因為第 16 與 18 型 HPV 所造成的,足見其凶殘 [4]。

一般認為 HPV 的致癌機轉,是因為 HPV 16, 18 的 E6/E7 oncogene 造成細胞進潤增生與誘發癌化,此外 E6 與 E7 也會分別抑制人類的 p53 與 pRb 抑癌基因,造成細胞失去自我調控的能力 [5]。除了子宮頸癌之外,HPV 也陸續被發現與頭頸癌、口腔癌、食道癌、肺腺癌有關 [6]。

目前市面上有對抗 HPV 16, 18 的二價疫苗 - Cervarix (GSK),以及增加對抗 HPV 16, 11 型以預防生殖器疣 (genital warts) 的四價疫苗 - Gardasil (Merck)。由於 HPV 的傳染通常發生於第一次性交時,故疫苗建議在 10 - 14 歲時施打三劑,以確保疫苗保護力。

目前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在 2006 年建議女性施打 HPV 疫苗,並在 2009 年加入男性作為建議接種對象 [7]。

兩個藥廠都宣稱疫苗保護力可長達五年以上,但實際上這些 titer 是否能完全外推為臨床效益,目前學界對此議題仍有許多爭論...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Vaccine


H. influenzae 是流感嗜血桿菌,為革藍氏陰性桿菌 (Gram negative bacilli),依其夾膜 (polyribitol phosphate, PRP) 構造可分為 a, b, c, d, e & f ,共六種血清型。其中具有夾膜 (biofilm) 的 H. influenzae type b (Hib) 毒性最猛,約有 95% 的 H. influenzae 感染是由 Hib 造成 [8]。

Hib 常造成許多感染症,如菌血症、肺炎、會厭炎 (epiglottitis) 與腦膜炎,因此在疫苗還沒開發之前,Hib 每年在美國造成近 20,000 例的侵入性感染,當時,Hib 可說是全世界孩童最頭痛的壞蛋之一 [8]。

在台灣,Hib 造成的感染並沒有歐美來的多(約為 10% 左右),但即便感染個案較少,卻可能在感染後造成聽力障礙或耳聾 (deafness) 等嚴重神經後遺症,因此站在公衛的角度,Hib 疫苗仍有其價值。

目前台灣較常見的 Hib vaccine 為 Pediacel 五合一疫苗 ( DTaP-Hib-IPV),為自費施打品項:
  • 白喉類毒素 (diphtheria)
  • 破傷風類毒素 (tetanus toxoid)
  • 百日咳 (pertussis)
  • 小兒麻痺 (inactivated polio)
  • 純化多醣蛋白接合 Hib 



Hepatitis B Vaccine


Hepatitis B virus (HBV) 屬 dsDNA virus,主要感染途徑為血液 (blood: IV drug abuser, transfusion)、性交 (sexual) 與生產過程 (perinatal)。此外,由於 HBV 只要微量病毒就能造成感染,因此在醫療人員所發生的針扎意外之中,HBV 更是必須嚴肅致敬的對手。

據統計,全世界有 20 億人口感染 HBV,2.4 億人為慢性 B 肝帶原者,每年約有 60 萬人死於 HBV 相關肝病,如猛暴性肝炎 (fulminant hepatitis)末期肝病 (end-stage liver disease)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9]。在台灣與中國等東亞地區,HBV 盛行率與複雜度,以及 HCC 之比率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恐怖的地方...

HBV 從未在人工基質 (artificial media) 成功培養過... 所以要研發疫苗變得更加棘手。經過一再改革,終於在 1990 年代推出第三代較為成功的疫苗。

台灣對新生兒與高風險患者的 HBV 疫苗接種計畫已施行 20 餘年,成效卓越,足為世界之表率 [10] !!!

台灣常用品項為 安在時 Engerix-B (GSK)
(第一次聽到我還以為是南韓人的名字...)

==




第五屆 Medscape 全球最佳疫苗獎 (1980 - 2014)

得獎的是...... Hepatitis B Vaccine !!!!


獲獎原因為以下幾點:
  • HBV vaccine 是唯一一支「該病源體過往從未在體外基質培養成功」的疫苗!!! 光難度就足以先加 50 分了 (50-points to Gryffindor!!!)
  • 這是第一支針對性交傳染病 (STD) 的疫苗(HPV vac: 我太晚出生了...)
  • 它能大大的降低死亡率,如猛暴性肝炎 (fulminant hepatitis)、末期肝病 (end-stage liver disease) 與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 它是第一支能預防癌症發生的疫苗(肝細胞癌) (HPV vac: 又被搶先了...)



恭喜 HBV vaccine!!!



References

  1. Heffron R. Pneumoni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9:305.
  2. J Infect Dis. 2013 Dec 1;208(11):1813-20.
  3. Gynecol Obstet Fertil. 2010 Mar;38(3):199-204. 
  4. N Engl J Med. 2009 Jul 16;361(3):271-8. 
  5. Int J Oncol. 2013 Dec;43(6):1754-62. 
  6. Clin Exp Vaccine Res. 2014 Jul;3(2):168-75. 
  7.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recommended immunization schedule for adults aged 19 years or older: United States, 2014.
  8. MMWR Recomm Rep. 2014;63:1-14. 
  9. Lancet Infect Dis. 2002 Jul;2(7):395-403.
  10. Epidemiol Rev. 2006;28:126-35. Epub 2006 Jun 16.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Erlotinib 讓你的睫毛變長了 (Erlotinib-Associated Trichomegaly)

今年的台灣,很不平靜,五月捷運喋血,七月澎湖空難,8/1 高雄氣爆...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被遺忘,希望我們都能在傷痛中重新尋找奮起的力量,並尊重專業與恪守職業道德以避免悲劇重演。

8/3,我們家三姊弟一起在全家超商捐出了自己的一日所得,幫助這些不幸蒙難的朋友們儘速重建家園。而身邊的家人、朋友,也要好好關心珍惜彼此唷!!!

願生者堅強,傷者平安,亡者安息,天佑高雄,天佑台灣。

--

還記得之前在學生時代,第一次讀到 latanoprost (Xalatan), travoprost (Travatan), unoprostone (Rescula), bimatoprost (Lumigan) 這些 Prostaglandin F2α analogue 這類藥物時 ,發現它可能會造成睫毛增生 (trichomegaly) 與角膜變色的副作用,就覺得:「哇!這種副作用也太酷了!

不過... 這類藥物在臨床的效果並不一定有效就是了 [1],但是目前 FDA 仍有核准 bimatoprost (Lumigan) 用於睫毛增長之適應症。
Bimatoprost (Lumigan) Indications. Mdx App.

除了廣為人知的 PGF-2α analogue 之外,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 erlotinib (Tarceva) 在 2007 年起,也有陸續有報告指出 erlotinib 可能會造成睫毛增長 [2]。

上個月,JAMA 又分享了一個 Erlotinib-associated trichomegaly 的案例報告 [3]:


" 這是個 60 多歲的女性,服用 erlotinib 兩年半之後,開始出現睫毛增長的狀況,而且增長的問題還需要定期修剪來處理。 "


Front (A) and lateral (B) external photographs of a woman in her early 60s who had undergone treatment with erlotinib for more than 2 and a half years. She developed bilateral trichomegaly, which required constant trimming [3].


嗯... 這個藥這麼貴 ($ 1,251 NTD)睫毛增長副作用的發生率也很低,我想應該是不會有人想把它拿來長睫毛才是~



延伸閱讀



References

  1. J Am Acad Dermatol. 2009 Apr;60(4):705-6.
  2. 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 2007 Jan-Feb;23(1):65-6.
  3. JAMA Ophthalmol. 2014 Jul 31. doi: 10.1001/jamaophthalmol.2014.545. [Epub ahead of print] 
  4. Int J Dermatol. 2012 Jun;51(6):631-46; quiz 643-4, 646.